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《流动的科学——科学网2008博文集萃》

出版: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

序言一:《博客:科学传播的新载体》

作者: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校摄政董事教授 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 王中林 

序言二:《谁是科普写作的主力?

作者:《财经》杂志高级记者 李虎军

谁是科普写作的主力?

当下的中国,缺少科普佳作。对于这种令人尴尬的现状,群众不满意,领导也不满意。

前不久,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邓楠在地方科协党组书记座谈会上透露,中央领导对科普创作问题非常关心,要求组织创作出版一批像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、《时间简史》那样的科普精品。

那么,谁来写出科普精品呢?邓楠提到,要采取有力措施,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。

英雄不问出身,科普写作绝不是科学家的专利。但恐怕很少有人会否认,科学家群体理当是科普写作的一支主力。

早在1915年,一群留学海外的中国科学家就发起成立"科学社",并在上海创办《科学》杂志。他们"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",普及科学和民主的理念。

如今,又有一群来自海内外的华人科学家,聚集在科学时报社主办的科学网博客。他们用自己的科普作品,继续讲述科学之美,传播科学和民主的精神。

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汝清写起科学小说、开讲人工智能;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德华研究员介绍大熊猫的种种趣事;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时东陆教授解答纳米的尺寸之谜;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陈安博士从著名的"老婆和老娘先救谁"难题,谈到应急管理的理性救援……

这些科学家传播的不仅仅是他们所熟悉的科学知识,更有科学的精神。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、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何毓琦,就从自身的经验,讲述了一种科学应有的方式:真正新颖的认识只会偶尔出现,而要被人们接受往往还要经过大量的努力和斗争。

我由衷地希望,科学家们今后在科学网博客上奉献出更多精彩的科普作品。

而且,正如苏州大学哲学教授周可真所说,科学网不仅要重视自然科学的"科普",亦应重视人文科学的"科普"。实际上,活跃在科学网博客的已经有不少人文社科乃至艺术领域的学者,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祖乃甡,就创作了多幅令人叫绝、发人深省的科学漫画。但这样的力量还比较薄弱。

此外,在诸如三聚氰胺等关乎公众利益的事件上,一些有责任感的科学家已经在科学网上展开讨论,他们倚重科学证据,努力寻求真相。但这样的声音还比较微弱。

凡此种种,都是科普的题中之义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李虎军

李虎军

42篇文章 11年前更新

财新传媒高级编辑。报道领域包括科学、技术、环境(气候)与健康等。曾供职于《财经》杂志、南方周末与科学时报。2003-04年度麻省理工学院Knight科学新闻访问学者。 欢迎各位访问我的科学公社(http://scipark.cn)——关于中国科学与社会的个人观察。 更欢迎批评指正和提供新闻线索: li. hujun @ gmail.com

文章